园区概况

more>

一、园区发展概况

巴南工业园区成立于2002年3月,是重庆市政府批准的省级新型特色工业园区,是全市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服装产业基地。巴南工业园区由花溪、鱼洞、界石、木洞、麻柳五个组团组成,规划建设面积28.12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面积14.11平方公里,国家核准面积9.6478平方公里。

截至2021年3月,巴南工业园区有工业企业568家,从业人员3.2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约205.73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企业160家,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60.47亿元、同比增长44.20%,规模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总额94.61亿元,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8.93亿元,规模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利润率9.4%。完成工业企业固定投资11.89亿元,园区基础设施投资1.02亿元。

二、园区产业发展情况

(一)特色产业集群

巴南工业园区主要发展信息通信技术、生物医药、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消费品工业5大产业,初步形成以惠科电子、惠科液晶面板第8.5代线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集群,以铃耀汽车、宗申集团为代表的汽摩产业集群,以睿智生物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恒安、百亚、立泰服饰为代表的消费品工业产业集群。同时,以曙光、华雄、宁辉为代表的楼宇工业正在加速形成。

1.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平板显示、集成电路、移动互联智能终端、物联网,是市级新型平板显示特色产业基地。以惠科、大江美利信为龙头,集聚规模工业企业29家,累计引进腾龙、5G陶瓷滤波器、汉朗精工等重点项目43个,基本建成玻璃基板—液晶面板—显示模组—显示终端全产业链的500亿级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集群。一季度,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完成产值60.9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比重32.5%。

2.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培育发展化学药、生物药、现代中药、高性能医疗器械,是市级生物医药产业示范基地,纳入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以智睿生物、雅培克为龙头,集聚规模工业企业9家,累计引进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宸安生物等重点项目30个,初步形成“基金+孵化+生产制造”产业链的1000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一季度,国际生物城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5.64亿元、增长40.13%,工业投资增长23.74%。智翔金泰代工生产重组新冠病毒疫苗,预计6月上市。

3.汽车摩托车产业。汽车摩托车产业重点发展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汽车电子,是全市重要的汽车、摩托车制造基地。以重庆铃耀、大江工业、宗申为龙头,集聚规模工业企业77家,形成以“整车+配套”的汽车和摩托车产业集群。一季度,汽车摩托车产业完成产值51.6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比重27.7%。

4.装备制造产业。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机器人、通用航空、精密模具,是全市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以宗申机车、川渝精工等企业为龙头,集聚整机和零部件制造规模工业企业54家,引进宗申航发、芸中鹰无人机等产业链上“专精特新”项目27个,形成产业链条完整、本地配套率高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一季度,装备制造产业完成产值15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比重8%。

5.消费品工业。消费品工业重点发展黄金珠宝、精品服装、生活纸制品、新型环保用品,正在加快建设消费品工业创新生态集聚区。以恒安、百亚、新希望、蓝月亮为代表,集聚规模工业企业49家,引进培育中小微型企业474家,形成以特色轻工为主的消费品工业产业集群。一季度,消费品工业完成产值27.5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比重14.7%。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

巴南工业园区重点发展信息通信技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5大产业。一季度,全区共有战新制造业规模工业企业41家,完成战新产值66.6亿元,同比增长34.6%。其中,生物医药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工程。

(三)高技术产业培育

巴南工业园区高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7个行业,现有规模工业企业35家。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完成产值42.5亿元,同比增长15.4%。

三、园区联动发展情况

(一)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与成都市温江区签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战略合作推进工作机制。

国际生物城主导的生物医药产业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学科结构高度契合,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团队、服务网络、产业基础、政策资源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共建“成渝药物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并在项目合作及成果转化、共同举办行业及学术高端论坛、人才交流培养等多方面开展合作,逐步实现人才聚集、知识聚集、技术聚集和产业聚集,推动成渝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积极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建设工业推进彭州基地建设,开展”核关重”零部件生产线自动化、信息化项目,以解决瓶颈能力为突破口,实现业务整合规划;攀渝钛业依托攀枝花钢铁研究院,采取双方共同开发研究,效益分享的模式开展科研项目,提升重庆钛业产品质量,降低生产能耗,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二)外贸进出口、利用外资

2020年,巴南工业园区涉及进出口业务的工业企业约100家,完成出口交货值126.49亿元,同比增长40.39%;其中,2021年1季度完成出口交货值40.21亿元,同比增长88.43%。

四、园区转型发展情况

(一)上云上规上市

2020新升规企业69家,累计培育36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3家企业上市。

(二)企业研发投入

园区内有研发活动的规模工业企业90家,研发投入强度2.4%。累计建成4个国家级和67个市级企业创新主体、3个市级工信重点实验室、18家市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创新型100强企业和51个市级重大新产品,80家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实施“三品”专项行动,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个、重庆市老字号企业2家、重庆消费品工业重点培育品牌15个。累计获评1家“隐形冠军”、2户“小巨人”和14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

(三)智能化改造

累计建成7个智能工厂和11个数字化车间、105个智能化改造项目、3家市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规模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72%、关键工序数控化率53%以上。建成9个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示范企业、14个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和1个运输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项目。

(四)智慧园区建设

按照“1+N+X”建设思路(1个区级平台、N个园区管理平台和X家企业),搭建信息基础设施及园区智能化平台体系建设完备、覆盖巴南全域的智慧园区管理和服务平台。项目总投资8866万元,分三期建设:2020年底,完成智慧园区管理平台、服务平台和可视化监管平台的基本搭建并投入使用,同时实现与市级平台、区级平台的集成;2021年底,完善区级园区管理平台、园区服务平台的重点模块,开展特色产业服务平台建设以及部分硬件设施改造项目;2022年底,完成区级园区管理平台、园区服务平台、特色产业服务平台以及硬件设施改造项目,实现巴南智慧园区建设目标。

目前,巴南智慧园区平台已经上线运行并通过全市5星级评级评价,“1+N+X”建设模式获评市级优秀建设模式推广。

五、园区绿色发展情况

(一)绿色园区

市级绿色园区1个

(二)绿色工厂

国家级绿色工厂3个、市级绿色工厂9个

(三)绿色制造

引导大江美利信、惠科金渝、宗申动力实施绿色集成化项目,累计投入资金5.4亿元,创建国家级绿色供应链1个、国家级绿色工厂3个、市级绿色工厂9、市级绿色园区1个、节水型企业9家、市级生态文明企业3个、市级水效领跑企业2个。

(四)污染防治

切实推进“散乱污”工业企业专项整治,筛选核查工业企业828家,完成整治533家,先后关停搬迁295家。推进工业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开展大气污染入企核查110余家,依法依规推进二环内烧结砖企业退出,累计关停企业18家;年均实施烧结砖企业错峰生产7家,年均减产实心砖6500万匹,空心节能砖5.5万立方。实施清洁化诊断企业59家,帮助企业筛选出高、中、低255个清洁化改造方案,相关项目全部实施将拉动生态环境领域投资6176.34万元,年节约各类能源折算标准煤约3000吨,年节水约1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000多吨。全面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引导攀渝钛业投资3500余万元实施钛石膏综合利用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利用主城区40%工业固废,提高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

(五)节能减排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47%,规模以上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地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比重下降3.12个百分点。累计对攀渝钛业、恒安(生活用纸)、惠科金渝、丰盛发电等市、区9家重点耗能企业进行了现场调度,实施2家重点企业节能诊断、6家烧结砖瓦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监察、2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监察、6家重点用能单位目标责任制检查。

六、园区发展空间情况

(一)工业用地保障

规划工业用地面积14.11平方公里,已供工业用地12.06平方公里,规划余量2.05平方公里,除签约项目和重大项目二期意向用地0.65平方公里外,剩余工业用地1.40平方公里。

(二)标准厂房

截至2020年底,巴南工业园区已建成标准厂房项目9个,主要分布在界石组团和木洞组团,总建筑面积244.5万平方米,已使用面积约166.88万平方米,使用率约68.25%,基本满足当期工业标准厂房建设的用地需求。其中,曙光、耐德金工坊、思贝尔等7个为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建筑面积217.74万平方米,使用率超过80%;2个为政府建设项目,建筑面积26.76万平方米,使用率均为51%。

“十四五”期间,巴南区对标准厂房需求总量约为45.7公顷、总建筑规模约91.4万平方米,包括生物医药产业类标准厂房用地面积约9.1公顷、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汽车摩托车及装备制造产业类标准厂房用地面积约36.6公顷、建筑面积73.2万平方米。目前,已有联东U谷·重庆巴南国际企业港一号地、华雄时代·智慧产业园、中南高科·重庆大健康科技园等3个项目正在建设或前期筹备,意向引进2个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类标准厂房项目,满足未来五年工业发展所需。

七、园区自身建设情况

(一)开发建设管理模式

巴南工业园区共有花溪、鱼洞、界石、森洞、麻柳5个组团,分属区经济园区公司、国际生物城公司、大江科创城公司3个区属国有平台公司管辖。

3个园区平台公司负责辖区内土地一级开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项目促建等开发建设和经营发展。

3个园区平台公司100%国有股权无偿划转给重庆市南部新城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由其统一对外投融资。

区工业发展和工业园区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筹协调3个园区平台公司发展相关事宜。

2020年,区政府在区经济信息委设立园区科,负责巴南工业园区规划、日常管理和事务性工作。

(二)投融资及债务情况

截至2020年3月31日,巴南工业园区资产规模359.53亿元,负债总额239亿元,其中:金融机构借款277.54亿元,政府隐性债务降至103.56亿元,存量债务综合成本约 6.09%,5年期以上占比 63.66%,资产负债率65%,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 园区资讯
  • 政策解读

more>

  • 宋葵同志会见正大制药集团董事长谢炳一行

    2021-01-30
  • 百年药企落户重庆国际生物城 巴南千亿生物医药产业园再添生力军

    2021-01-30
  • 42个项目落户巴南  总投资270亿元 我区举行2021年第三季度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

    2021-08-03
  • 全区工业经济实现“双过半”

    2021-08-03
  • 以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1-08-03
  • 巴南系列改革创新举措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2021-08-03

园区招商

more>
  • 工业楼宇和总部经济产业群
    2021-10-14

    招商部门:招商部

    项目简介:       园区现有标准厂房、联东U谷、曙光.江南楼宇产业园、华雄·时代智慧城、宁辉创业园、创石界企业天地、耐德金工坊等工业楼宁项目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平台和购地自建企业过渡使用。        联东U谷·重庆巴南国际企业港定位为产业综合体项目,本着高标准、高品质的原则,以智能终端、电子核心配套、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为主导产业,打造成集合生产制造、研发设计、中试成果转化、生产企业总部和生产配套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产业集聚地。项目建筑体量15万方,占地面积186亩,招商企业全面达产后实现年产值20亿元,年纳税总额5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        曙光.江南新型工业产业园由重庆曙光都市工业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开发,位于界石数码产业园AI区,总占地400亩,建筑面积达62万平方米。        该项目为重庆市目前一次性开工建设最大的中小企业产业园区,在园区的建设上,项目将依托重点打造的界石数码产业园为基础,大力引进汽车电子、数码电子、光伏电子,珠宝加工,钻石加工、精密仪器、文化创意等中小企业。       华雄.南重庆企业公园总用地规模约200亩,规划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厂房设计以生态企业独栋为主,平均层高3-4层,平均单栋面积约1600-3000平方米。       创石界企业天地:该项目位于界石数码产业园A区,按照工业厂房结合生态、绿色的现代化理念打造,总建筑面积约12425平方米,地下车库停车位187辆,相应配套设施齐全。

  • 5G产业集群
    2021-10-14

    招商部门:招商部

    项目简介:       积极打造市级5G智慧园区,依托思睿创陶瓷滤波器、图源物联网等龙头企业的5G相关产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引进培育,构建智能产业、智能制造、智能应用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推动“5G+工业互联网”数亨化平台建设,充分整合园区内外资源,建成集运行监测,用地管理、环境监测、安全监管.融资服务、产能共享,协同创新,协同物流,协同办公等功能于—体的智慧园区管理平台和服务平台体系。通过大数据技术和可视可控的智能化设备的有机结合,将“智慧”渗透到园区的每个细节处,加强园区的服务意识、管理能力,以此提高园区产业聚集能力、可持续创新发展,区域协同发展及企业竞争

  • 大数据产业
    2021-10-14

    招商部门:招商部

    项目简介:腾龙5G巴南产业园项目正式动工开建,项目建成后将在重庆形成唯一能与两江新区水土数据中心实时传输、同城中心并联运行的发展格局,为助推巴南打造重庆南部大数据产业集聚区,构建重庆数字经济体系提供重要支撑。重庆市副市长熊雪宣布开工、市发改委总工程师李晓云、巴南区委书记辛国荣、区长何友生等出席开工活动。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熊雪同志宣布“腾龙5G巴南产业园开工”腾龙5G巴南产业园项目于2019年智博会正式签约入驻巴南,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位于重庆巴南经济园区界石数码产业园,一期占地面积167亩,主要建设“一中心、四基地、一学院、一展馆”,即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产业基地、人工智能研发基地、5G应用工业研发基地、智慧城市研发基地、腾龙大数据学院及科技展示体验馆等建设。预计2022年正式投入运营,首批将建成拥有8000个高等级机柜的超大型数据中心,根据业务发展,未来可扩容至20000个机柜。该数据中心将采用国际一流的技术建设并使用全球最值得信赖的产品设备,最大限度降低PUE值,打造成为西部最节能的绿色数据中心。据腾龙控股集团负责人介绍,数据中心人才战略与布局,也是腾龙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划,腾龙5G巴南产业园内的大数据学院将成为我国首家专注于培养数据中心人才的学历制大专院校,学院建成后,主要为大数据行业提供各类数据中心基础运营维护人才,预计每年可以向行业输送3000—5000名全工种的工程师。中国电信重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国电信重庆公司作为腾龙5G巴南产业园数据中心建设的独家合作伙伴,将继续发挥云网融合优势,坚持“网随云动、云网一体”,数据中心建设在哪里,精品网络就覆盖到哪里,力争把腾龙5G巴南产业园打造成为中国电信重庆公司云网融合的大型数据中心。腾龙5G巴南产业园作为腾龙在全国打造的第一个综合性产业园项目,整个项目建成后,将为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等大型龙头互联网企业,以及大量以云计算、人工智能、5G应用、大数据、金融科技等为核心能力的高精尖技术研发企业提供通信服务及资源支持,极大提升区域影响力和吸引力。腾龙5G巴南产业园作为重庆市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的重要基础设施,是践行国家大数据战略,助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项目建成后将在重庆形成唯一能与两江新区水土数据中心实时传输、同城中心并联运行的发展格局,为巴南争取全市“同城双活”数据中心战略定位、打造区域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提供重要支撑。近年来,重庆市巴南区按照5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战略部署,加快融入重庆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积极锁定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重点产业,主动作为,力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目前在巴南经济园区延伸“芯屏器核网”“云联数算用”等产业发展布局,现已构建起以惠科金渝光电液晶面板第8.6代线项目、汉朗光电为代表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打通了从液晶材料、玻璃基板、液晶面板、液晶显示模组,再到整机等全产业链;以腾龙5G巴南产业园、大江美利信、思睿创为代表的新基建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聚力打造“智造重镇”、建设“智慧名城”,助推全市高水平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企业风采

more>
  1. 摩托车
  2. 装备制造
  3. 生物医药
  4. 汽车
  • 重庆市骏晖科技有限公司

    所属行业:摩托车

    经营范围:机械设备|塑料模具

  • 搜索

    所属行业:摩托车

    经营范围:

  • 重庆互润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所属行业:摩托车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食品进出口;生产、销售:调味料(半固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一般项目:农产品初加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重庆渝江水务有限公司石滩供水站

    所属行业:摩托车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集中式供水(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一般项目:销售:日用杂品(不含烟花爆竹)、五金、交电、建筑材料(不含化学危险品)、化工产品(不含化学危险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