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访问重庆市智慧园区公共服务平台! 企业登录 免费注册
平台首页 用户中心 开放平台 服务热线:400-008-2859
  • 构筑良性产业生态

    加快强链补链,提高核心竞争力

  •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为赢得市场竞争提供成本优势

  • "企业上云"行动计划

    推动数字化转型重构核心竞争力

  • 个性化运营服务

    助力企业缓解用工、招工难题

产业生态圈

  • 摩托车

  • 装备制造

  • 电子制造

  • 材料/新材料

  • 生物医药

  • 食品/农副产品

  • 特色轻工/仪表

  • 软件和信息服务

  • 高新技术

  • 化工/塑料

  • 服装鞋靴

  • 五金制品

  • 钢铁冶金

  • 环保科技

  • 新能源

  • 家居建材/照明

  • 电子信息

  • 铝加工

  • 精密加工

  • 煤炭采洗

  • 再生资源

  • 黑色金属

  • 木材加工

  • 管道管件

  • 汽车

  • 机械技术

  • 产业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定位产业现状

           1 、全球摩托车行业概况        从全球摩托车的出口情况来看,全球主要的摩托车出口国中,日本、中国、意大利、美国、德国、泰国、法国和印度占据了全球摩托车出口市场 90%以上的份额,其中日本以技术、品牌优势力压中国、印度等生产大国,成为全球摩托车行业的超级强国;而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摩托车产销国,摩托车企业销售额中的40%以及利润的 50%以上均来自出口,出口量为世界第一        2 、我国摩托车行业概况      (1)我国摩托车产销量全球第一,但市场呈萎缩态势        我国是全球第一的摩托车生产国和消费国,摩托车产量占全球摩托车销量的比例超过50%,国内摩托车销量占全球摩托车销量的比例超过30%。       (2)海外市场是未来摩托车产销量增长的主要来源,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近年,由于摩托车国内市场空间逐步缩小,摩托车制造商把市场开拓方向主要放在海外,加大海外市场开发力度,转移来自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       (3)我国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前景        我国摩托车行业经历了初创与成长,现在面临的是发展模式的转型期,市场竞争由过去的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未来几年将是中国摩托车行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时期,也是中国摩托车健康发展的新时期        ①未来几年,我国摩托车产销量将保持稳中有降的局面,摩托车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增强,企业数量减少随着中国摩托车工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我国传统的摩托车消费市场也在发生变化,农村市场逐步缩小、城市摩托车应用增加,以及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表明中国摩托车行业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未来,我国摩托车国内市场需求将继续有所萎缩,海外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仍有一定市场空间,未来几年我国摩托车出口会保持相对平稳。        ②城市摩托车、大排量摩托车将是未来的增长        随着摩托车休闲娱乐产业的发展,人们更追求个性的生活方式,倾向于选择排量更大、性能更强、外观设计更时尚、科技含量更高的摩托车作为休闲娱乐工具。大排量摩托车需求将会逐年增多,企业会更重视大排量摩托车的市场,更多企业会加大对大排量摩托车的研发,推出更多的车型。        ③中低端摩托车市场仍会长期存在        中国人口众多,贫富差距较大,地域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在很多农村地区,摩托车仍长期是农民主要出行交通工具和生产工具。这些摩托车主要以中低端摩托车为主,产品特性为价格低、维修保养便宜、机动灵活。因此,中国的中低端市场将会长期存在。随着农村的逐步富裕,农村市场的摩托车需求结构将更为丰富,中高端产品需求也会有所增加。        ④节能、环保及创新技术将是未来产品发展方向         随着中国环保标准的不断提升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政府不断推出环保产品优惠政策,未来节能环保摩托车将是技术亮点和发展方向。在国家2020年节能减排行动目标的限定下,摩托车向清洁能源、电动化方向发展是突破产业升级瓶颈的最好途径,纯电动摩托车被认为可以一改摩托车高污染高排放的形象,可以敲开城市“禁限摩”的大门。随着正规的摩托车一、二线品牌进入电动摩托车市场,摩托车产品的安全及使用性能将进一步提高,电动摩托车将走向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3、我国摩托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从技术结构角度上说,摩托车是一个复杂的总系统,它由发动机、供油、点火、传动、行走、制动、操纵等各分系统组合而成,涉及几百种零配件,摩托车零部件行业也是包罗广泛,产品类型众多,但又与摩托车行业整体的产销状况息息相关。摩托车行业需求的旺盛会直接带动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而当摩托车行业整体发展受阻时,零部件行业总体也呈逐渐下滑趋势。但是,由于存在故障因素和配件的替换需求,零部件行业下滑的趋势又会缓于摩托车整车行业,因此最近几年因城市禁限摩造成摩托车行业衰退,但零部件行业的衰退却不明显。与汽车一样,摩托车零部件是整车产品创新的基础。很多企业开发的大排量摩托车迟迟未能量产或量产后问题频出,主要是关键零部件质量不过关或生产一致性差。因此,摩托车零部件的创新是整车产品技术创新开发的重要推动力,是实现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共同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摩托车所有零部件已基本实现自主生产,摩托车零部件主要以国产产品为主,进口产品较少,零部件产品在生产能力和性价比方面均居世界前列。

    1
  • 产业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定位产业现状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的战略性产业,从总量规模上看,我国已进入世界装备制造大国行列。装备制造业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技术资金密集的特点。我国经济重点领域的装备制造取得重大进步,一些产品的技术水平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我国工业正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主导产业也从重化工行业转向高技术、高加工度的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等。 从需求侧看,装备制造业是生产和生活工具,传统行业升级需要新型、高端的装备制造产品,这种需求同时也拉动了装备制造业升级,而传统的装备制造产品还难以适应行业转型升级需求;从供给侧看,信息技术和装备制造业的融合正进一步深化,装备制造产品变得更加智能化,机器与机器、机器与人之间的协作不断升级,技术推动了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和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高铁动车组、国产大飞机、特高压输变电等领域核心技术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未来我国装备制造业水平将会得到整体提升,尤其是传统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速度要追上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分化现象也应该会越来越不明显,从而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缺乏人才 创新能力弱
  • 产业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定位产业现状

    中国是电子产品消费大国和制造大国。2017 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0%,快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 4 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 7.5%。2016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 17 万亿元,是 2012 年的 1.55 倍,年均增速11.6%,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为 9.5%,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2017 年电子信息产业利润总额达到 1.3 万亿元,是 2012 年的 1.89 倍,年均增速17.3%,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为 16.5%。由于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和全球电子产业从垂直结构向水平结构转变、价值链分工的日益细化,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电子制造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并由此促进了中国电子产业的快速成长。中国电子制造业作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力量,受国际电子制造服务商的产能转移和中国本土品牌商崛起的影响,带动了国内电子制造外包业务增长。目前全球领先的电子制造服务商均把中国作为其全球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扩大了我国电子制造业的产业规模, 为国内电子设备制造产业带来了新的产业协作模式,也为国内本土厂商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机遇。 自 2013 年起,“工业 4.0”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各国开始着重将现有工业技术、销售及产品相结合,发展智能工业。在上述发展趋势下,中国也开始聚焦智能化工业,并发布了《中国制造 2025》行动纲领。行动纲领提出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加快开展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实施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 在“工业 4.0”下,工业互联网将通过连接各生产环节,集成、控制、侦测、识别等多种技术,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等信息数据化、智能化,从而建设更具适应性、实现高效配置资源的智能工厂。未来,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将有力助推我国电子制造行业向智能制造的跨越式发展。

    缺乏人才 融资困难
  • 产业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定位产业现状

    新材料是国民经济先导产业和高端制造及国防工业的重要保障,鉴于新材料的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世界各国竞相将发展新材料产业列为国际战略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18年全球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已经接近2.15万亿美元,年增速超过10%。以下是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新材料行业包括新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和技术装备。具体涵盖:新材料本身形成的产业;新材料技术及其装备制造业;传统材料技术提升的产业等。新材料行业分析,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产业具有技术高度密集,研究与开发投入高,产品的附加值高,生产与市场的国际性强,以及应用范围广,发展前景好等特点,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新材料产业涉及多个工业领域,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是全球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产业领域之一。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是中国,新材料产业正处于强劲发展阶段,市场空间广阔。目前,全球新材料产业每年都以10%的发展速度快速增长,在一些重点材料方面,如电子信息材料增长速度达20%-30%,生物医用材料达20%。其中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机硅、超硬材料、特种不锈钢、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等产能居产业前列。

    缺乏人才 创新能力弱
  • 产业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定位产业现状

           医药行业自2014年开始进入医改深水区,伴随着招标降价等因素,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时期,经历2015年的阵痛后,从2016年开始医药行业逐渐确立了底部,业绩开始稳中有升。通过工信部的医药工业数据可以看到,医药行业整体在政策引导、大健康产业发展、人口结构调整等多重作用下,逐渐迎来产业结构调整后新的发展周期。        我国国民的医疗需求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7年1到11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达73.0亿人次,同比增长3.0%;2018年1-2月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就达到了13.0亿人次,同比增长5.6%。虽然诊疗次数同比增速略有下降,但无论是整体的医疗需求还是个体的医疗需求都在不断加大。我国门诊病人及出院病人人均费用均实现连续增长,人均诊疗费用的增加叠加诊疗需求的上升,我国医药行业将继续维持稳定增长。        医药行业迎来消费升级,需求逐步向高端产品转移,以及两票制等行业政策导致的变革,驱动了医药企业顺势而为,调整产品结构和销售策略。从268家样本公司数据分析,医药上市公司2017年和2018年Q1的平均毛利率分别为33.77%和35.21%,同比2016年的32.17%大幅上升。在毛利率上升的驱动下,行业平均的净利润率也显上升趋势,2017年和2018年Q1行业的净利润率分别为9.57%和9.39%,好于2016年同期水平。        在医药行业迎来变革,毛利率提升的过程中,销售费用亦大幅提高。2017年和2018年Q1,268家样本公司合计销售费用达到1807.76亿元和533.96亿元,同比增长29.75%和48.42%,销售费用率分别上升到15.06%和16.01%。同期的管理费用保持了低于收入增速的增长,2017年和2018年Q1,268家样本公司合计管理费用分别840.79亿元和215.37亿元,同比增长15.94%和21.01%,管理费用率分别上升到7.00%和6.46%,均低于2016年同期水平。        2017年和2018年1-3月,医药行业整体表现好于2016年和2017年同期水平。整体医药行业在消费升级、创新政策、医保招标、控费、两票制的执行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全部子行业均表现出收入和销售费用大幅上升,并致使毛利率上升、净利率相对稳定的情况。在细分行业中各个子行业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1)医药商业、医疗服务等行业变革发展迅速,内生加外延驱动下板块维持了较高的增长;       (2)生物制品板块形成了2017年血液制品受价格压制导致的利润波动,同时又迎来了2018年疫苗行业大品种放量带来的业绩爆发;       (3)在医院端控费基本稳定和中药品牌OTC消费升级带来的量价双升等因素下,中药子行业迎来了显著的恢复增长;       (4)化学制剂板块在新药研发和一致性评价等政策导向下,开启了新一轮的品种研发管线竞争,与此同时医改控费以及两票制主导的渠道调整造成费用大幅提升的情况,致使化学制剂子领域收入维持了高速增长,但利润端出现波动;       (5)医疗器械行业仍然处于调整期,收入端呈现了快速增长,但利润端受到费用等因素的影响,增长远低于收入增速。

  • 产业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定位产业现状

    一、农副食品加工行业概述 农副食品加工业指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词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的加工活动,属于制造业的重要子行业。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随着行业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市场规模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 农副食品加工业的主要原材料为谷物、水产品、蔬菜、食用菌、水果、糖类、坚果等农产品、水产品。因此,行业的上游涉及谷物种植、水产养殖、蔬菜种植、坚果种植等企业或个体户。农副食品主要提供给消费者,故农副食品加工业下游行业主要为农副食品批发及零售业。       二、农副食品加工业竞争格局分析 2019年上半年,农副食品加工业汇总企业单位数22173个,亏损企业数4025个。虽然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基数大,但是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多数中小加工企业以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比重低,产品科技含量低,加工的资源有效利用低,产品结构不合理,加工的产业链条短。       三、农副食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近年来,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副食品加工技术水平落后,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2、资金短缺问题仍然严重 3、标准和质量体系不健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竞争力品牌。

    融资困难 缺乏人才
  • 产业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定位产业现状

    2018年,占全国企业数近30%的轻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万亿元,占全国工业的20.8%;实现利润1.6万亿元,占全国工业的21.1%;出口599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额的26.5%。以下对轻工行业概况及现状分析。轻工制造行业年初至今跌幅为 3%, 同期沪深 300 跌幅为 1%,轻工制造板块走势略低于大盘。各子板块中造纸、其他家用轻工市场表现较为突出,分别较年初上涨 9%、16%;文娱用品板块略低于大 盘整体首饰,跌幅为 3%;家具、珠宝首饰板块年初至今跌幅较大,分别为 12%、 16%。轻工行业围绕“确定性成长”的主线,如受益低成本红利及供给侧逐步改 善的造纸板块、处于高速成长的定制家居领域龙头获得超额收益。 轻工制造年初至今整体估值重心下移,细分行业差异明显:轻工制造行业年初至 今估值下行,估值水平整体下降 37%,低于同期沪深 300 市场估值表现(-5%)。 目前轻工制造板块 PE 为 51 倍,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子版块中,估值跌幅最小 的分别为包装印刷(-24%)、家具(-24%)、文娱用品(-25%)、其他家用轻工(-33%), 其他板块估值下行幅度高于行业平均——珠宝首饰(-41%),造纸板块的估值下 移最大为-71%。 据统计,2018年,占全国企业数近30%的轻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万亿元,占全国工业的20.8%;实现利润1.6万亿元,占全国工业的21.1%;出口599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额的26.5%。今年1-4月,轻工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主营业务收入6.7万亿元,增长8.4%,利润4076亿元,增长6.5%,工业增加值增长6.8%,高于全国工业增长水平。 其中,轻工百强企业发展强劲。2018年,百强企业营业收入2.7万亿元,占全国轻工业的10.95% ;实现利润2458亿元;占全国轻工业的15.45%;平均营业收入26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平均利润24.6亿元,比上年增长19.2%。 在百强企业的引领下,家电、造纸、酿酒等行业,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行业竞争力不断加强。美的、海尔、格力等15家百强家电企业,营业收入占家电行业的54.6%;利润占63.5%。玖龙、晨鸣、华泰等9家百强造纸企业,营业收入占造纸行业的23%;利润占29.4%。茅台、五粮液、洋河等8家百强酿酒企业,营业收入占酿酒行业的25.2%;利润占55.9%。

  • 产业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定位产业现状

    我国软件行业收入和效益保持较快增长,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步伐加快,结构持续调整优化,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服务和支撑两个强国建设能力显著增强,正在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智慧社会演进的重要驱动力量。 1、软件业现状分析 软件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18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3.78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63061亿元,同比增长14.2%。 其中,软件产品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18年,全行业实现软件产品收入19353亿元,同比增长12.1%,占全行业比重为30.7%。其中,信息安全和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1698和1477亿元,分别增长14.8%和14.2%,为支撑信息系统安全和工业领域的自主可控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经初步统计,2018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利润总额8079亿元,同比增长9.7%;行业人均创造业务收入98.07万元,同比增长9.9%,高质量发展成效初显。软件出口形势低迷。2018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出口554.5亿美元,同比增长0.8%。从业人数稳步增加。2018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数643万人,比上年增加25万人,同比增长4.2%。 软件业呈现东部地区稳步发展,中西部地区软件业加快增长的特点。2018年,东部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49795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79.0%。中部和西部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为3163亿元和7189亿元,分别增长19.2%和16.2%,高于全国增速5.0和2.0个百分点;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5.0%和11.4%,同比均提高0.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2914亿元,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4.6%。 2、软件业市场规模预测 5月22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公告明确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为支持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国软件行业获得长足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曾在公开论坛表示,中国的软件产业“既不大也不强”,中国软件产业规模大概占全球5%左右,甚至低于日本,而美国的软件产业则占全球的25.6%。中国软件产业还存在着国家投入不足、产用脱节、生态薄弱、人才短缺等问题。为了更好的扶持软件产业发展,未来还将有更多利好政策出台,我国软件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据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3.78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63061亿元,同比增长14.2%。此外,软件业盈利能力稳步提升,经初步统计,2018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利润总额8079亿元,同比增长9.7%。2019年,我国软件业市场业务收入将近68000亿元,市场规模再扩大。

    icon价格管理难 icon人员素质差
  • 产业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定位产业现状

    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与制造业的其他领域比较具有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则有很大差距。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1月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金额为548.1亿美元,同比增长42%。回顾2017全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金额达5840.5亿美元;值得提出的是,在2017全年的各月份里除4月份之外,其余月份进口额均呈正增长趋势。预计2018年1月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金额将在550亿美元左右。 中国的制造业居世界第四位,其增加值居发展中国家第一位。中国的低技术制造业的出口也是全世界第一,中国生产了70%的鞋子,组装了全世界60%的计算机、复印机、微波炉等,但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不到10%,而我国的GDP占世界的份额约5%,由此可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世界的份额较低。 产业增加值不断上升,但产品附加值较低 产业R&D经费投入不断提高,但产业技术密度仍然较低。由于高技术产业关键技术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因此附加价值较低。R&D经费虽然逐年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相差很远。近几年,我国高技术产业R&D经费投入占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基本维持在5%左右,虽明显高于全国制造业的平均水平,但与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技术产业R&D投入强度不足其五分之一,甚至还低于一些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平均投入水平。 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及其占商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攀升,三资企业是拉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 。近些年来,三资企业在高技术产品进出口中所占的份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外商独资企业所占份额从2003年起已经超过60%,加上合资、合作企业,三者比重已超过90%,三资企业在进出口中处于支配地位。 产业开发区发展迅速,但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高新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飞速发展,成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据2005年科技部火炬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53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工业增加值、利润、上缴税额和出口创汇分别占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41.5%、42.3%、39.5%和46.2%;区内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R&D投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倍。 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制度安排、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必要条件,也就是说要营造有利于发挥个人和集体创造性的创新机制,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等;同时应完善资金供应渠道,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建造适合于工作和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培养团结协作、容忍失败的企业文化等。其中,制度的建设尤为重要,“创新是灵魂,制度是保证”。同时,加强官、产、学、研的结合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些方面的良性互动才能增强自主知识产权开发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产业竞争力的增强才会有持续的动力。

  • 产业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定位产业现状

    一、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 化工行业经营情况分析        2014 年 9 月至 2015 年 9 月,伴随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国内化工品价格指数(衡量同比增速) 明显下降, 2015 年 10 月以来自底部反弹, 2016年 11 月以来伴随原油价格企稳、国内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的进程加速等因素, 价格指数显著上升, 2017 年四季度后,由于基数相对较高,增速有所放缓 。        2、 化工产品价格回暖, 带动投资意愿开始回升        从化工板块上市公司数据来看, 2012 年至 2016 年在建工程投资增速持续处于下行通道,并自 2015 年三季度开始在建工程总额出现负增长(直至 2017 年四季度,连续 10 个季度负增长;虽 2018 年一季度起由负转正, 但总体来看依然处于历史低位); 期间在建工程占总资产的比例也不断下降; 而固定资产余额的同比增速自2013 年起整体回落而从 2016 年起基本维持在较低水平。        在 2010 年末至 2011 年初,国内化工行业在建工程开始复苏,而后一段时间产品价格仍处于上行阶段,至 2011 年 8-9 月产品价格方才见顶。        2017 年以来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化工行业开工率 有所回升; 美国化工行业的竞争力依然较强(原料和能源),欧洲地区则由于区域需求不振和成本劣势,部分化工产品产能(老旧、经济效益较低的装置) 处于持续退出状态。 二、化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十三五”期间,整个行业将体现出六大发展趋势,其中炼油、烯烃、芳烃、现代煤化工、化工新材料将是支撑全行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1、行业总量将稳定增长,到2020年总产值可达16万亿元。       2、市场规模将发展扩大,国内大多数化工产品消费量可保持年均5%以上增长速度,其中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等年均增长率可达8%至10%.       3、供应能力将优化提升,通过淘汰“僵尸企业”等措施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4、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开拓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生物等高端市场,提高高端产品自给率和占有率。       5、合理调控产业布局,西部、东北等资源丰富地区结合区域市场发展下游产业链,华东、华北、华南等地区依靠内地原材料和进口资源,发展差异化产品和高端、环保类产业。       6、将进一步推进全行业节能减排,践行清洁生产。

  • 产业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定位产业现状

    我国纺织工业都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与发展优势,在全球纺织业中占据着龙头地位,不仅是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产业链最完整、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表示,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纺织出口国的地位十年之内难以被颠覆。 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仍然是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棉纺织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战略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1~2017年,全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3.8%,而同期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年均仅增长3.8%。其中,2018年11月份鞋帽服饰类零售总额达1418亿元,与去年同期增长5.5%。2018年1-11月全国鞋帽服饰类零售总额达12198亿元,与去年同期增长8.1%。2018年,纺织品服装国内市场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增速好于此前两年水平,支撑纺织行业总体实现平稳运行。 2018年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投资为31.8%,净出口为-9.8%。从实际贡献率看,2011年以来,消费贡献率总体高于投资贡献率。 2018年我国GDP、收入增速均呈放缓趋势,出口压力大,居民消费支出增速呈放缓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持续回落,市场经济环境从数量发展模式转向高质量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存在低端商品严重供大于求,高端市场被国际知名品牌占领的问题。行业应继续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加强创新提升纺织服装产品开发能力

  • 产业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定位产业现状

    五金行业是以工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工业行业,包括金属铁、铬、锰等的矿物采选业、炼铁业、炼钢业、钢加工业、铁合金冶炼业、钢丝及其制品业等细分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工业之一。2018年,五金行业在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去产能和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严防已化解的过剩产能复产以及取暖季限产不搞“一刀切”等因素的影响下,整体市场呈现震荡运行格局。 2018年五金行业发展现状 1.五金行业企业数量。据数据显示,至2018年12月末,我国五金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5138家。其中,五金行业亏损企业数量在2018年12月末达1100个,亏损面为21.4%。此外,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五金行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累计达293亿元。 2.五金行业收入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五金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64006.5亿元。回顾2012-2017年五金行业营业收入情况:近六年来,我国五金行业营业收入较为稳定,2015年以来累计增长率逐渐回暖。2018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持续显现,五金行业去产能效果显著,市场稳步发展。 3.五金行业利润统计。在行业利润总额方面,2015年以来,五金行业利润总额呈现增长态势。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五金行业实现利润总额达到4029.3亿元。注:2018*为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数据 2019年五金市场预测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继续深化,才能维护市场平稳运行。2019年,五金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继续深化,严防新增产能和“地条钢”死灰复燃,钢铁企业应克制扩产冲动,积极维护市场供需平衡。 (2)国际市场形势更为复杂严峻。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仍然较多,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2019年我国出口压力仍然较大。五金企业要认真分析国际市场变化因素,维护出口渠道和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市场竞争力。

  • 产业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定位产业现状

    钢铁工业高速增长受矿产、水资源、运输、能源、环保标准等五个方面条件的制约。 (1)矿产问题 我国铁、锰、铬矿品位低,复杂难采矿体多,选矿难度大。在我国,已查明的576亿吨铁矿储量中,经济基础储量仅为166.86亿吨,而难采矿储量达98亿吨,难冶、难选铁矿资源达102亿吨(其中、高磷铁矿资源近40亿吨),此外还有钒钛共生铁矿120亿吨。如果通过技术进步,使这部分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将使我国可利用铁矿资源增加近两倍。 (2)水资源问题 位于不同区域的钢铁企业面临不同程度的水资源短缺制约,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更是紧缺。2002 年我国吨钢工业水用量159 立方米,总用水量254 亿万立方米。随着钢铁工业的急速发展,水资源的短缺情况将越来越明显。 (3)运输问题 我国目前港口接运能力与铁路疏运能力不平衡,将影响矿石进口。即使世界铁矿能够满足我国钢铁发展需要,但运输环节太过薄弱,有铁矿也运不来。如长江以北区域,共有10 家港口接卸进口铁矿石,2002 年进口铁矿石5476 万吨,占全国总进口量的47.13%,这个区域内有63 家钢铁企业使用进口铁矿石。虽然区域内有沈阳、北京、济南铁路局承担进口铁矿石的铁路运输,但每年铁矿运量也只有700 万吨到1000 万吨。 (4)能源问题 我国钢铁工业依赖的主要能源(资源)是煤炭,资源总量虽然比较丰富,但可用于钢铁生产的炼焦用煤仅占25~27%。而其中质量好的主焦煤储量仅占炼焦用煤的19%,肥煤仅占13%。钢铁工业生产的二次能源中各种副产煤气所占比例最大,总计约为59%,其中焦炉煤气为18 %,高炉煤气为35%,转炉煤气为6%;高炉渣和钢渣的显热尚无有效回收利用技术;高炉煤气、烧结和焦化废烟气的显热由于工艺操作原因,尚未进行回收利用。同时,由于技术上的差距,生产同一吨钢铁的能耗,我国也是西方国家的数倍。 (5)环境保护问题 冶金工业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大户。在我国平均每生产一吨粗钢要排放2.9吨CO2,钢铁生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社会总排放量的10%;同时还排放相当数量的SO2和粉尘。现在我国吨钢污物的总排放量比先进发达国家要高40%。钢铁生产流程朝清洁生产方向的迅速发展,使钢铁行业对环境污染有了大幅度改善,但仍难以实现产能成倍增长的同时,满足国家要求钢铁行业排污总量不断下降的目标。降低温室效应产生原因的CO2等排放量,是未来钢铁发展的重要目标。 高速增长所带来的隐患 现在,我国面临钢铁产量过剩的危机。同时,中国钢铁企业也一直在高喊自己在“过冬”。国际经济的不景气,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放缓,致使钢铁需求减少。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代表透露:全世界的钢产量14亿吨,我国的产量是6.9亿吨,而实际内需只要5亿多吨,严重地供过于求。加之,上游的煤炭和国际铁矿石的压力,两头挤压,使钢铁企业保持微利都不容易。 中国钢铁冶金业发展的不足 (1)余热利用问题(2)产品技术含量普遍偏低(3)我国冶金设备国产化水平较低

  • 产业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定位产业现状

    一、环保材料产业 环供材料是指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产品开发、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是一一个跨产业、跨领域、跨地域,与其他经济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新兴产业。 二、我国环保材料现状 1、环保材料结构 中国环保材料已经初具规模,覆盖环保产品生产、环保服务、废物循环利用、洁净产品生产和自然生态保护五大领域,初步形成了面向3类产业的市场体系。 2、我国环保材料的特点 环保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品、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需求被动、政府作用较大;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环保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环保资金投人不足。 三、新型环保材料的应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住房水准也在不断提高,家装建材、各种建筑建材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同时对于建筑的涂料也会有不同的要求,根据功能划分,有防水涂料、防火涂料、防静电涂料和特种涂料,这只是根据不同功能来区分,其中特殊涂料主要是粉末涂料防水防静电和防火功能最为出众。 环保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不仅节约了我国的白然资源,同时对改善我国的白然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环保型建筑材料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其具有经济性、实用性以及健康性,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广阔的市场。环保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不仅符合了我国人们绿色建筑的要求,同时,还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

  • 产业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定位产业现状

    从全球和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情况看,中国能源消费量约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从中国能源利用结构看,新能源占比仅在20%左右,新能源利用程度仍然不够;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有很大比重,煤炭燃烧是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最大污染源。 总而言之,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接踵而来,但是为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和人们正常生活能源消费总量无法下降;因此,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势在必行。综上,新能源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国家政策鼓励新能源行业发展 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顺应科技潮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发展新能源产业也已经成为我国各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选择,未来新能源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新能源行业发展至今,当然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自2005年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关于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来推动和鼓励新能源在我国的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目标。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新兴产业分类(2018)》,新能源产业已经被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综上,未来,新能源行业将是我国的重点发展行业,而能源行业的集聚化发展更有利于发挥产业集聚性,研发成本更小,技术溢出效应更大,因此,了解我国新能源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显得尤为重要。

  • 产业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定位产业现状

    2019年,家居行业整体发展趋于平稳中略有回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我国家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在201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56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利润总额达到565.2亿元,同比增长9.3%。截止2017年底,我国家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000家,与上年相比增加439家,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形成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西部和东北为主的五大家居制造业产区。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家居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家居产能占全球市场份额已超过25%,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家居生产、消费及出口国。 改革开放40周年,新浪家居2018“家”经济新方向系列报道之“中国家居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将以9大上市家居企业为样本,深入了解其业绩情况与国内外市场布局,由点到面梳理出整个中国家居产品的发展脉络。 从分季数据看,家具销售具有一定季节性。受气候情况、春节假期等因素的影响,每年的一季度为销售淡季,第二季度逐步恢复,下半年进入销售旺季。还有每年的“五一”、“十一”及“双十一”等法定节假日与购物节也是每年的销售旺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外乎品牌、产品、生产制造、设计研发、环保等几个方面。虽然具体优势表现不尽相同,但大方向是一致,如环保方面都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设计研发上都重视原创设计,拥有众多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等。

  • 产业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定位产业现状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2018年,对于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全球传统消费电子市场疲软不振,产业发展经贸不确定性不断提升,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可谓迎难而上谋发展。展望2019年,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态势下,电子信息制造业面临“外患内忧”的瓶颈局面,增长力度将有所减缓,并亟待聚力创新,打造差异化竞争体系,走向高质量发展。          2019年1-4月,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6个百分点。其中,4月份增加值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加快2.2个百分点。从出口交货值来看:1-4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4.9%,增速同比回落2.6个百分点。4月份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月加快6.2个百分点。可见,2019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已慢慢趋向高质量发展。           从行业营收来看:最新数据显示,1-4月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1%,利润同比下降15.3%,营业收入利润率为2.93%,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1%,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同比增长5.4%。总体来看,行业营收及利润低于2018年整体水平,体现了电子信息制造业效益整体下滑。从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来看:1-4月,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增长0.3%。其中,4月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增长0.3%,比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整体来看,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自2018年起在不断上升。         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2019年1-4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7%,比1-3月加快1.2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制造业投资增速4.2个百分点。从电子信息行业最新数据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增速有所放缓。2019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仍将保持平稳增长。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可能增加,企业业绩增速将进入换挡期。            预计,2019年,部分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的订单将受到贸易冲突影响,负面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将继续扩大。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正加速结构调整与动能转换,一方面,手机、计算机和彩电等传统行业继续保持规模优势;另一方面,主要行业和产品的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成果显著,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机市场渗透率超过80%,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虚拟现实设备等新兴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无人机、智慧健康养老等新兴领域,国内涌现出了一大批创新型企业,技术和应用在全球处于领先位置。         在智能手机市场,2019年,高端市场竞争加剧,新技术、新产品将拉动新消费。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由增量转存量,各大品牌纷纷瞄准高端市场,一批高性能、高价位的产品将被集中推出。2019年,屏幕、拍照、快充、识别等功能技术的成熟,有望拉动智能手机的新一波消费。此外,随着5G商用的不断推进,几乎所有品牌均表示将在2019年发布5G手机,5G手机将成为推动智能手机消费的另一个增长点。

  • 产业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定位产业现状

    欧美等发达国家铝加工行业发展时间长,整体技术装备水平高,已进入市场成熟期,产业规模扩张速度明显放慢。亚洲、南非以及中东地区等新兴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产业规模增速约为欧美的一倍多,整体实力不断上升,在中低档及部分高端产品领域已逐步具备与西方先进工厂竞争的实力。然而,产能过剩难缓解、环保压力不断增大、扩大铝应用任务艰巨、资源保障能力不足、开发深加工产品能力不足等制约着新兴市场铝加工行业的进一步提升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铝加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结构体系,成为世界第一铝加工大国。2017年,我国铝加工行业销售收入为8324.59亿元,同比增长3.9%。 与此同时,我国铝加工行业正面临一系列问题:产能过剩;铝加工产业集中度低;铝材应用广度不足;产品深加工程度不足;废旧铝回收体系不完善;产品品种少、质量档次不高;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和自主开发能力弱;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发挥不够等。

  • 产业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定位产业现状

    全球机械制造技术快速发展,生产效率与技术精度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源于自动化的应用与改进,技术精度的提高则源于精密加工向超精密加工的转变。 精密机械加工主要用于生产复杂的零件及制成品的组建,领域包括航空、医疗、汽车、消费电子及其他。得益下游领域的需求支撑,全球精密机加工市场保持稳定。 在外包市场,按照机床价值的不同,精密机加工市场又可分为高端市场、中端市场及低端市场。高端市场是指利用价值超过50万欧元的机床生产,主要是全流程覆盖、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及可靠性高并能够制造不同产品的高精密机加工中心。2018年,全球精密机加工高端市场规模达380亿美元。 行业发展趋势 (1)随着我国制造加工能力的不断提升,会有更多的品牌制造商将精密零部件的制造加工业务外包。然而,融入品牌制造商的供应链体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对零部件制造加工厂商的技术能力、管理体系和服务水平要求很高,一般要经过从验厂、技术交流、小批量试样到量产供货的过程。制造加工厂商一旦与品牌制造商形成合作,双方也容易结成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制造加工厂商可以随着品牌制造商业务的发展共同发展。 (2)精密零部件的应用行业更加广泛。目前国内的制造加工厂商主要集中在电子、家电、汽车等行业进行零部件的配套加工。未来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以及我国的制造业更加深入的融入全球制造业的产业链条分工,国产精密零部件可以应用于国内外更加广阔的领域,如航空航天、智能装备、轨道交通、新能源等。 (3)制造加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设备的自动化应用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品精度和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制造加工厂商采用自动化设备的意愿也越来越强。 (4)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目前国内的精密制造加工厂商总体而言相对比较分散,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随着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升级,规模小、设备落后、技术水平提升缓慢的制造加工厂商将逐步被淘汰,而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厂商能够逐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并最终树立自己的品牌。

  • 产业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定位产业现状

    2018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营业成本20440.2亿元 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称,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5万亿元,同比增长11.1%。采矿业主营业务收入53154.5亿元,同比增长16.3%。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704.6亿元,同比增长25.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为7821.7亿元,同比增长20.2%;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为5831亿元,同比增长11.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为5363.5亿元,同比下降1.8%;非金属采选业为4763.2亿元,同比下降2%;其他采矿业为39.6亿元,同比增长54.1%。 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518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增速比2016年加快12.5个百分点。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4586.8亿元,同比增长261.6%。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总额2959.3亿元,同比增长290.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现利润总额391.9亿元;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总额413亿元,同比增长43.8%;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总额527.2亿元,同比增长23.5%。 此外,2018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营业成本20440.2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主营业成本18392.8亿元,同比增长13.9%。采矿业营业成本41105.7亿元,同比增长7.9%。

  • 产业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定位产业现状

    目前,我国现有各类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5万多家,回收网点50余万个,回收利用加工工厂5000多个,从业人员近千万人。2004年的废钢铁、废铜、废铝、废纸、废塑料、废轮胎六大类废旧资源的国内社会回收量在8400万吨左右,回收利用价值约2000亿元。2008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继续上升,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轮胎、废纸、废塑料、电子废物、废旧汽车以及报废船舶八大类别的主要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到1.23亿吨,回收总值达到4147.58亿元。但是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出发,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不健全,市场秩序混乱。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众多,但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仍处在低层次、低水平的发展阶段,装备不足、技术水平差、资源回收率低,难以获得规模效益。因此,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亟待规范,产业表面繁荣,内里虚弱,抗风险能力较差。 二是再生资源的经济性尚未得到充分体现,产业利润较低。在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再生资源产业存在“不经济性”难题,其根源正是由于现行的经济体系无法正确反映资源、环境的价值。以GDP的核算方法为例,环境污染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不仅没有从最终附加值中扣除,环境治理的费用还被列入了国民收入,严重背离了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在此背景下,人们过分地消耗自然资源,不加节制地污染环境,仅单纯地考虑再生资源产业的经济效益,忽视其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形成了“不经济性”难题。从本质上讲,“不经济性”正是导致再生资源产业内部诸多问题的根源,由于产业的经济性得不到有效体现,企业只有不遗余力地追逐最小成本与较大利润,致使产业经营粗放,投机盛行,赚钱就做,亏本走人,缺乏踏实做产业的企业。 三是再生资源产业同样存在污染问题,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再生资源产业虽然被列入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节能环保产业,但不能忽视其工业生产活动所伴生的“不环保性”问题,具体表现为:工艺落后,产品层次低,资源回收、再生过程中发生的资源“二次流失”问题严重;污染治理配套设施差,“二次污染”严重;行业发展给从业人员与居民健康造成一定危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资源再生的过程是一个极易产生二次污染的环节,若以粗放的方式从废物中提取再生资源,简单地追求“变废为宝”,忽视污染防治,将对环境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四是技术装备水平总体落后,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国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立足当前、应对危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力抓手,更是面向未来、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选择。虽然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聚集程度不断提高,但技术装备水平总体落后,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距离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科技产业要求仍有很大差距,如:加工利用技术水平不高,高品质、高性能的优质再生资源被低值、低效利用;初级再生产品比重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开发严重不足;资源流失、节能环保形势严峻。

  • 产业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定位产业现状

         黑色金属主要指铁、锰、铬及其合金,如钢、生铁、铁合金、铸铁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矿业得到全面持续发展,现已形成了一大批保证我国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黑色金属原料基地。与此同时,我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2020年,中国规模以上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28亿元,同比增长11.8%;实现利润总额1050亿元,同比增长1.8%。**年,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9402.9亿元,同比下滑4.3%。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主体就是钢铁行业。长期来看,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随着工业化的稳步推进,人均消费钢材量也逐步增加。中国钢铁需求在未来十几年仍将保持增长,钢铁消费峰值可能在2020年前后出现。中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会消失,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黑色金属行业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9版)认为,“十三五”期间,布局调整和产业升级将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主旋律。钢铁业产能将以东北、华北减量调整,中南、西南等量淘汰,西部适度增量的区域布局脉络发展。      高性能钢铁是新材料产业“十三五”规划中获得政策重点支持的品种之一,国家将通过税收减免、补贴、重大项目支持等形式支持企业的研发、研究成果产业化和发展相关配套设施,资金由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保守估计达数千亿元。当传统的钢铁产能面临着高耗能瓶颈,即将遭到大规模淘汰的时候,高性能钢铁产品有望成为突破能耗、资源和环境瓶颈的领头羊。同时,“十三五”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将是这类产品需求提升的主要推动力。    

  • 产业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定位产业现状

          房地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拉动作用。具体到木材加工行业来看,新建住房需要装修,商品住宅需要地板、沙发、床等,办公楼需要桌子、椅子、地板等等办公用品。而这些商品中木制家具和办公用品又占到很大的比例,对这些商品的需求直接刺激木材加工行业的发展。        从木材加工行业销售收入与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比例图来看,木材加工行业每年销售收入与每年新开工面积的比例自2010年以来不断上升,据估算2017年达到1413.5元/平方米。 2016-2019年,我国房屋新开工面积连续两年增长;2018年达到17.81平方米,增长7.0%,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 根据前面估算的2017年木材加工行业每年销售收入与每年新开工面积的比例来算,2018年增长的1.18亿平方米新开工面积将为木材加工行业带来约1668亿元的销售增长。 木制家具制造业是木材加工行业的主要下游行业之一,木制家具制造业需求各种木料、人造板、单板和纤维板等产品。木制家具行业的发展方向及地区的转移直接影响着木材加工行业的发展动向。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强劲、城镇化进程加快,并且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支持人们增加家居产品消费的需求,提升家具消费品味,消费潜力不断被挖掘。2011-2019年,我国家具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不断增长;2018年1-11月,家具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8281.1亿元,累计同比增长8.8%;利润总额495.9亿元,累计同比增长7.1%。 我国木制品相对价格低廉,质量有保证,不仅满足国内需要,也受到国际消费者的喜爱,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等全球100多个国家从我国进口木制品,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如此巨大的需求量,是导致木材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现象的原因之一。2011-2019年,我国家具制造业出口交货值不断增长;2018年1-11月为1722.4亿元,同比增长7.06%。  

  • 产业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定位产业现状

          目前,中国管件管材市场前几年的增长率已达15%,位居世界前三位。这种发展速度是喜人的,预示着巨大的市场容量和整个行业的兴盛。           经过近年的发展,稳态管、对接焊、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空壁缠绕管等新型产品层出不穷,环保管材市场的增长速度约为管材总市场平均增长速度的四倍。 2013年出台’建材下乡’新政策。建材下乡带动管材下乡,华南地区城市管网、新农村用管将改用塑料管,塑料管材市场进入了营销高峰,因此对于管材级的塑料原料来说,将会十分紧俏。 一、市场潜力巨大 据统计,国内市场对塑料管材的需求量可能以每年12%以上的速度继续增长,特别由于我国不断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加强污水资源化处理,在给排水系统,建筑采暖系统,供水、排污管,燃气、采暖管道,大口径地埋管等等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2013年我国塑料管产量将达450万吨,到2015年将达600万吨,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上塑料管产量最大的国家。因而,管材生产企业需要抓住机遇,不断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加强品牌升级。 二、市场品牌杂乱无章 建材市场可谓品类繁多竞争激烈。无论高中低档,每个市场层面都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品牌竞争,而且由不同档次的产品也在相互竞争。 除此之外,稳态管、对接焊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高密度聚乙(HDPE)中空壁缠绕管等新产品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由于管材市场严重同质化,加上消费者对产品知识不了解而造成产品信息与市场的严重不对称,一般只从外观和价格上进行选择,很少指名购买某一特定品牌,这让很多企业和商家很容易错误的分析了市场,从而没卖点可言,忽略塑造品牌形象,导致品牌与消费脱节,消费者无法买到真正优质的产品。 三、品牌意识普遍比较淡薄 管材管件品牌企业意识的淡薄,营销网络建设相对滞后,加之较低的技术和资金进入壁垒,使得多数企业规模普遍不大,营销手段单一,营销成本较高,缺乏品牌策略,对目标市场和细分市场几乎没有什么调查研究和应对手段,一拥而上,埋头就干,对于技术、质量的更新与提升考虑较少。当竞争日趋激烈时,很多企业陷入了渠道冲突、成本上升、收入下降、客户投诉不断、满意度大幅度降低的尴尬困境之中。 如何在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除了渠道营销以外,还必须花大力气全方位的打造属于企业、渠道商和消费者共同认可的强势品牌,从而占据未来市场的稳固地位。    

  • 产业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定位产业现状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汽车产销量整体提高        汽车行业是一个多层次一体化的行业,能够在一定程度反映国家的经济发展运行情况。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稳步提高,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中国汽车产销量整体提高。        2、汽车保有量稳步提升        2012-2018年,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2%。2018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4亿辆,比2017年增加2285万辆,增长10.51%。从车辆类型看,小型载客汽车保有量达到2.01亿辆,首次突破2亿辆,比2017年底增加2085万辆,增长11.56%,是汽车保有量增长的主要组成部分。        3、201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收入将突破4万亿        中国汽车产销量的整体提高为我国新车零部件配套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不断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下,汽车维修与改装对零部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促使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不断壮大。        4、中国汽车零配件进出口金额呈扩大趋势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稳步发展之下,我国汽车零配件的进出口得到良好发展。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5年受到全球经济低迷与传统出口市场萎缩的影响,我国汽车零配件进出口金额有所下滑;2018年虽然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但是中国汽车零配件保持了稳步增长,进口金额为2309.5亿元,出口金额为3307.42亿元,贸易顺差为1318.2亿元。2016-2018年,我国汽车零配件保持良好发展趋势,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状态。        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竞争格局分析:私营企业数量众多,汽车玻璃寡头垄断        1、中国零部件企业整体落后于西方;2、私营企业占比接近50%;3、汽车发动机巨头众多;4、汽车玻璃处于寡头垄断状态        我国汽车零部件发展趋势分析:汽车售后市场成为主要增长点,行业向好趋势不变        我国汽车零部件发展前景分析        受益于国内外整车行业发展和消费市场扩大,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尽管去年汽车消费市场转冷,但长期向好势头不变,汽车零部件行业仍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来自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为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前瞻预测,至2024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5.7万亿元。

  • 产业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定位产业现状

产业链

掌握前沿科技,了解各类产业问题,数据一体共享产能资源,企业协同发展

创新链

创新经营模式,助推企业升级,打造科研创新生态圈

服务链

汇聚全生态链服务项目,全方位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高速增长

  • 选择服务
  • 对接服务商
  • 完成下单并支付
  • 服务商工作中
  • 服务商确认完工
  • 服务验收

资金链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融资信息服务,实现金融利益互赢

金融产品 查看更多 >

政策快报

工业快报